午夜突然聞到“煤氣味”?鄰居慌忙報警!
灶臺剛點上火
火焰噴涌而出!
女子臉上、脖子、手腳等
多處被燒傷
原來,在其點火前
液化氣已發生泄漏……
這驚險一幕發生在福建省莆田忠門鎮。6月7日上午,家屬緊急將傷者送到莆田九五醫院,當時女子因燒傷腫脹,左手的鐲子卡住無法取下。荔城消防大隊救援人員火速前往,先把金屬材質的薄墊片卡在女子手腕與手鐲之間,隨后使用尖口鉗將手鐲剪開,5分鐘就取下了手鐲。
據媒體報道
被燒傷女子今年51歲
突如其來的火焰讓她無處可躲
全身15%的中度燒傷(火焰)
其中深二度8%,淺二度7%
多處燒傷
前往治療時雙手腫脹厲害
出現不少水泡
經過多日連續治療,目前病情穩定
液化氣發生泄漏可不是小事
遇到明火可能會發生轟燃
一旦室內燃氣濃度達到爆炸極限
(石油氣爆炸極限約1.5%到9.5%VOL)
氧氣足夠的條件下
隨時會發生火災爆炸事故
瓶裝燃氣也叫液化氣,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為主要組成成分的無色氣體、液體混合物,本是無味的。但在我們生活中使用燃氣時,常聞到刺鼻性氣味,那是為了使用的安全性,在其中增加了“臭劑”的緣故。
使用液化氣的人大多都聞到過
液化氣泄漏時的那種“臭味”
如果室內沒有使用明火
但能聞到明顯的“臭味”
就需要警惕起來了
6月8日剛過12點
益陽市赫山區
白鹿路一位居民在家中休息
突然聞到一股很大的液化氣“臭味”
可氣味的來源并不是自家廚房
頓時心中警鈴大作
趕緊報警請求協助
到底是哪里發生了泄漏?
消防救援人員趕到現場后
立即用可燃氣體檢測儀
找出了液化氣的泄漏區域
是位于一樓的一家
做電機維修、配件銷售的門店
救援人員一邊用水槍進行稀釋抑爆
一邊聯系門店老板到達現場后
趕緊進入店鋪內部
小心翼翼地處置了“罪魁禍首”
據門店的老板王女士說
是液化氣瓶的膠管老化了
由于閥門未完全關閉
氣體就把膠管沖破了
這里出現了
造成液化氣泄漏的兩個常見原因
軟管老化破損和閥門未關閉
通常發生燃氣泄漏
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01
購買渠道不正規
少數燃氣用戶在購買瓶裝液化氣時,圖一時便宜方便購買不具有燃氣經營許可證的企業銷售的燃氣或購買非法經營銷售的瓶裝液化氣,產生安全事故風險。
02
罐體本身有破損
罐體在長期充裝、運輸、使用過程中,受到碰撞、暴曬、介質腐蝕的損害,會產生裂紋、凹坑、變型等缺陷,這些缺陷是導致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03
輸氣管路有“漏洞”
軟管連接著罐體和灶具、燃氣熱水器等,如果軟管受損,也容易導致燃氣泄漏,從而引發爆炸事故。此外,也要查看軟管連接處是否做好密封。
04
閥門沒有關嚴實
用戶忘關瓶裝燃氣閥門,會直接導致燃氣泄漏。
因此
一定要定期檢查燃氣軟管
一般兩年左右更換一次
如果發現有老化損壞現象
要聯系燃氣公司及時進行更換
可是怎樣能
第一時間發現燃氣泄漏呢?
聞臭味
燃氣在輸送到最終用戶之前,為有助于泄漏檢測,會添加臭味劑給燃氣增加氣味。第一步,可通過聞其臭味判斷是否泄漏。
涂抹肥皂水
在燃氣連接管接口處,或發出“呲呲”聲音的地方涂抹洗潔精水或肥皂水,如果有氣體泄漏,會有氣泡冒出。千萬不能用明火檢查泄漏。
看燃氣表
在未使用燃氣的情況下,如果燃氣表的數字在移動,可判斷燃氣發生泄漏。家里安裝有報警器的話,一旦燃氣泄漏,報警器會自行報警。
發現燃氣泄漏后
不要出現明火!
不要開關任何電器!
不要在現場打電話!
不要開吸油煙機、排風扇!
記住三步法:
燃氣泄漏后
打開門窗通風換氣
關閉燃氣具開關和燃氣表前的閥門,杜絕一切火源
撤離現場,到安全地帶撥打燃氣搶修報警電話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