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量存放液化氣 安全隱患須警惕
炎炎夏日,夜市大排檔增多,液化氣安全問題也隨之而來。這些大排檔的液化氣有沒有做到安全使用呢?近日,記者跟隨城管部門進行了實地探訪,發現部分大排檔液化氣鋼瓶存在多存多放、管線裸露、報警裝置未用等問題。
工作人員正在對液化氣瓶進行檢查。
“小問題”不容小覷
“你們廚房放的液化氣瓶數量超過了標準,必須立即移走。”6月26日晚上6點多,在市區柴胡路的一家大排檔,譙城區城市管理局燃氣辦工作人員在該大排檔廚房檢查時,發現存在瓶裝液化氣“多存多放”問題。
工作人員介紹,根據相關要求,非居民用戶瓶裝液化氣一次儲存不能超過一百公斤,也就是折合2瓶50公斤或者7瓶15公斤的液化氣瓶。針對該大排檔超出數量的液化氣,工作人員要求商家聯系液化氣廠家收走或者放到專用的“氣瓶間”。
“目前,市區大排檔用的主要是瓶裝液化氣,有的商家圖省事,在讓液化氣公司送氣時,往往會多送一些。”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些商家認為多存多放是“小問題”,不值得大驚小怪,其實背后埋藏的安全隱患非常大。
以15公斤裝的液化氣罐為例,爆炸時相當于150公斤TNT炸藥的威力,足以炸毀兩層樓房。用手雷威力來對比,1個家用液化氣罐(滿罐)爆炸的威力相當于3000顆手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家中液化氣罐超量存儲,大家相當于坐在多少顆手雷上。
工作人員正在檢查液化氣氣體濃度報警裝置。
“雙保險”缺一不可
在對夜市大排檔檢查時,工作人員還發現有的商家安裝的液化氣氣體濃度報警裝置未使用。商家解釋說,他們做完衛生清理,地面有些潮濕,出于安全考慮就拔掉了報警裝置的電源。“報警裝置一分鐘都不能關。”工作人員態度堅決。
2022年5月,市區一家牛肉湯店發生液化氣泄漏引起的燃爆事故,造成兩人不同程度的燒傷。初步調查發現,此次事故系操作不當忘記關閉灶具閥門所致。如果當時店內安裝燃氣泄漏報警器,這一場事故就很可能會避免。
鑒于此,目前市區的瓶裝液化氣均要求安裝液化氣氣體濃度報警裝置,而且必須保持正常使用。“報警裝置一旦檢測到液化氣泄漏,就會‘指令’切斷閥關閉燃氣管道,將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工作人員說。
工作人員現場演示了報警裝置的使用功能,確實能及時切斷燃氣泄漏。除了液化氣氣體濃度報警裝置,瓶裝液化氣還要求加裝安全閥,等于又多了一道“保險”。“兩道‘保險’一個都不能少,而且要確保正常使用。”工作人員表示。
管線裸露存隱患
在一家秘制羊排大排檔的廚房,工作人員發現液化氣瓶與灶具之間的連接管裸露在地面上,且長度過長,要求商家立即采取措施進行保護。工作人員表示,連接管不能裸露在地且長度不能超過2米,因為裸露的連接管容易磨損,必須保護起來。
在湯王大道的一家海鮮大排檔,廚房干凈明亮,液化氣瓶擺放規整,保護裝置均能正常使用,工作人員當場提出表揚。“我們嚴格按照要求使用瓶裝液化氣,并定期進行安全自查,還放置了干粉滅火器等器材,防患于未然。”飯店老板說。
譙城區城市管理局燃氣辦負責人李運德表示,連日來,他們對城區內的大排檔等餐飲場所開展燃氣安全隱患排查,重點檢查風險點危險源辨識管控、人員操作規范等內容,提升餐飲從業人員用氣安全意識,壓實燃氣使用主體落實安全責任,筑牢燃氣安全堤壩。(李鵬 丁興波)
文章來源:亳州新聞網